全国人大代表钟铮:“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融合各种技术”
2024-06-07 【 字体:大 中 小 】
2024年全国两会今日启幕,近日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首席财务官钟铮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等媒体采访时表示,结合其本职工作,在做了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今年针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子税务系统”、“加快推进家电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加大智能制造支持力度,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等领域提出建议。
“今年我更多关注制造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新型工业化以及新质生产力等,希望提出的建议更接地气、更有实用性。”钟铮表示,作为一名来自制造业的人大代表,她将把佛山好声音带到北京去。
当下,新质生产力是全社会关心的热词之一。钟铮表示,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过去一年奔赴全国各地进行了走访调研。她认为,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融合各种技术,但很多企业因为过往沉淀不够,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短板,她希望加快推动“智能制造专项”立项实施,解决工业软件和高端制造装备还不能自主掌握的问题,形成自主可控、先进适用的通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基座,有效支撑制造业数智化转型。
钟铮举例,智能制造是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新型生产方式,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和时代标志。其以美的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现在美的机器人保有量超过500台/万人,新建工厂预计超过1600 台/万人,数字化已贯穿产、研、销到售后服务各个环节和领域,成为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
在调研中,钟铮发现在新形势下,我国智能制造发展仍存在供给支撑能力亟待强化、应用推广水平有待提升、以及标准体系建设尚需加力等三方面的问题。因此钟铮希望加大智能制造的普及和应用推动力度,把这些案例向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推广和普及,中小企业也要更好地借鉴大企业的经验,并与外部的科研院校和机构合作,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动,更好地实现产业链上的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此外,她也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智能制造的评价体系和标准,让企业对照标准识别出自己在转型过程中的短板,构建“以评促改 、以评促建”的发展生态。同时,也呼吁国家出台更多精准的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化解资金压力。
在去年的履职过程中,钟铮关注推动家用空调节能降碳评价指标体系,今年她再次聚焦节能降碳领域,提出加快推进家电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过去我们依靠产品力和成本竞争力,但欧美在减碳和绿色化上走得相对更早。未来,我们要在碳足迹、绿色减排做得更好,才能提升中国家电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钟铮表示。
我国是世界家电生产与出口大国,产量规模占全球的份额约 60%,贸易规模占全球份额超过30%。但相比于国外成熟的国家和/或行业,我国家电行业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仍不完善。为此,钟铮建议行业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家电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家电产品碳足迹专业数据库和完善产品碳足迹认证体系和制度,这对于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引导绿色低碳消费、妥善应对贸易壁垒、提升外贸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让中国家电产业继续领跑全球?钟铮认为,要优先建立统一规范的家电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为企业及相关机构科学核算家电产品碳足迹提供指导,为下一步国际互认提供科学支撑。同时,要建立家电产品碳足迹专业数据库,为家电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估提供科学、准确、国际认可的数据支撑。
钟铮还提出,要建立统一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丰富产品碳足迹应用场景,加快推进碳标签、减碳标识在家电等消费品领域的推广应用,制定家电产品碳排放评价等级及对应指标,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低碳家电产品。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孔学劭

猜你喜欢

超3亿港元,朱江明继续增持零跑汽车


这家游戏上市公司,为何在CJ大展上,搞起了塑料瓶回收?


世茂服务(873HK)2024年上半年市拓强劲,新增年饱和收入62亿元


恒指收涨004% 汽车股跌幅明显


港股开盘|恒指低开007% 恒生科技指数涨038%


股市暴跌原因探究:昨日今日为何大跌?


明泰铝业(601677SH)授出51405万股限制性股票 授予价为55元股


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北交所新三板打造精准高效市场服务体系


7月19日惠程科技涨停分析:超级电容,大数据,手游概念热股


A股三大指数全线走弱,创业板指跌逾1%!低空经济,纯碱活跃,近3900只个股下跌,北向资金净卖出超169亿


十首经典的春暮绝句,春光恰似秋容淡,处处春风吹落花。_清代_时光_东风


富达联合中信发布养老调查报告,第三支柱一周年居民参与意愿提升


4月30日东材转债上涨021%,转股溢价率5192%


中注协约谈事务所 提示防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风险


丝塔芙母公司高德美集团第一季度营收超11亿美元


本榨季白糖市场亮点纷呈|“数”看产业之“变”


重读聂鲁达:独一档的抒情与自恋


分红创三年新高!券商股投资逻辑变了吗?


Stellantis集团调整在华管理层,忻天舒接替奥利维任中国区负责人


GDP萎缩与通胀高企使美联储陷入两难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