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代沟如何跨越?著名学者陶东风花城开讲
2024-11-17 【 字体:大 中 小 】
近日,“花城文学课”第8讲邀请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陶东风开展讲座,题为“当代中国的审美代沟”。讲座由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刘昕亭主持,在《花城》杂志官方视频号“花城文学课”、《花城》杂志官方微博、好书探视频号等平台同步直播,线上观看人次超过2.8万。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陶东风引用玛格丽特·米德的著名理论以及卡尔·曼海姆的“文化社会学”方法,从生物学和文化学两种代际划分标准出发,指出文化意义上的代沟是基于共同经历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的群体特征,进一步阐释了“代”的内涵:“特定年龄段的个体由于处于相同或相似的社会位置,经历了相同的社会重大事件或社会文化潮流,因此具有了共同或相似的社会经验和群体记忆,并在行为习惯、思维模式、情感结构、人生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等方面表现出共同或相似的倾向。”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陶东风。

陶东风深入分析了“50后”与“80后”两代人的社会历史经历,论及改革开放、消费主义和新媒体浪潮如何塑造了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念和文化认同。在谈及新媒体的影响时,陶东风探讨了新媒体在形成“80后”“90后”文化认同中的关键作用,“在与网络的互动中,网络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已经深深地嵌入到人的精神世界。网络文学、游戏、社交媒体等影响了年轻一代的审美和文化偏好。如果不理解网络游戏,不理解新媒体,就很难理解两代人之间的代沟。”
讲座尾声,陶东风和刘昕亭就代际沟通的挑战和策略以及代沟的社会文化意义进行对话。陶东风坦言,代际沟通问题需要从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理解,代际记忆的断裂也并不是一个自然现象。“代沟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代际记忆的传递出现了问题,如果不通过文化教育的手段,保证不同代记忆的传递,那么上一代人的记忆就会断裂,就会随着他们的去世而消失,因此需要通过重建集体记忆的传递渠道缓解两代人的鸿沟。”
刘昕亭则分享了自己对于“80后”“90后”以及“00后”文化差异的看法,强调了代际沟通断裂的严峻性,并以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例,探讨如何在网络文学盛行的今天,引导年轻一代阅读和理解经典文学。
讲座现场。
【采写】南方+记者 戴雪晴 通讯员 赵沚琦
【图片】主办方提供

猜你喜欢

三排七座大空间,20L混动油耗低至558L,这款MPV挺适合家用


迈向创新药领域 昂利康与亲合力签署研发合作及授权许可协议


广州楼市放出限购调整大招 向全国买家发大户型“房票” 有业主降价百万出货


𝚙𝚕𝚘𝚐 📷✨ 几帧生活痕迹🐈⁼³₌₃ 叮~南京路上好


全新金融政策加持新款帕萨特上市


10万大军压境,普京乘坐专机直飞北约的大后方


金语梁言:亚欧高空,不下破16反手多。日内黄金策略分析


番禺拟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预计可新增耕地533公顷


什么叫配资炒股?


解读政策要实事求是,不能博眼球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建立佣金薪酬追索扣回机制


但斌操盘理念之谜:价值投资还是“追涨杀跌”?


重大突发!蚂蚁财富,向耀才证券发起要约收购!


董小姐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做好五篇大文章,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持续深耕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4月28日鹤21转债下跌085%,转股溢价率108%


掌握财富密码:通过学习个人理财,开启你的财务自由之路


如何选择旺财的小区楼盘?一


“五一”期间我市接待游客69636万人次同比增长363% 深圳位居全国入境游热门城市第二位_小梅沙·_市民_上城


滚动更新丨现货黄金大幅下挫,波音涨超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