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代沟如何跨越?著名学者陶东风花城开讲
2024-11-17 【 字体:大 中 小 】
近日,“花城文学课”第8讲邀请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陶东风开展讲座,题为“当代中国的审美代沟”。讲座由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刘昕亭主持,在《花城》杂志官方视频号“花城文学课”、《花城》杂志官方微博、好书探视频号等平台同步直播,线上观看人次超过2.8万。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陶东风引用玛格丽特·米德的著名理论以及卡尔·曼海姆的“文化社会学”方法,从生物学和文化学两种代际划分标准出发,指出文化意义上的代沟是基于共同经历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的群体特征,进一步阐释了“代”的内涵:“特定年龄段的个体由于处于相同或相似的社会位置,经历了相同的社会重大事件或社会文化潮流,因此具有了共同或相似的社会经验和群体记忆,并在行为习惯、思维模式、情感结构、人生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等方面表现出共同或相似的倾向。”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陶东风。
陶东风深入分析了“50后”与“80后”两代人的社会历史经历,论及改革开放、消费主义和新媒体浪潮如何塑造了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念和文化认同。在谈及新媒体的影响时,陶东风探讨了新媒体在形成“80后”“90后”文化认同中的关键作用,“在与网络的互动中,网络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已经深深地嵌入到人的精神世界。网络文学、游戏、社交媒体等影响了年轻一代的审美和文化偏好。如果不理解网络游戏,不理解新媒体,就很难理解两代人之间的代沟。”
讲座尾声,陶东风和刘昕亭就代际沟通的挑战和策略以及代沟的社会文化意义进行对话。陶东风坦言,代际沟通问题需要从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理解,代际记忆的断裂也并不是一个自然现象。“代沟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代际记忆的传递出现了问题,如果不通过文化教育的手段,保证不同代记忆的传递,那么上一代人的记忆就会断裂,就会随着他们的去世而消失,因此需要通过重建集体记忆的传递渠道缓解两代人的鸿沟。”
刘昕亭则分享了自己对于“80后”“90后”以及“00后”文化差异的看法,强调了代际沟通断裂的严峻性,并以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例,探讨如何在网络文学盛行的今天,引导年轻一代阅读和理解经典文学。
讲座现场。
【采写】南方+记者 戴雪晴 通讯员 赵沚琦
【图片】主办方提供
猜你喜欢
搭载双电机 雷达地平线将于4月23日上市
8151
正规配资网排名:避开陷阱,选择合适的投资伙伴
1993
“房子就是有这么多公摊,全国都一样”
722
丰田皇冠和奥迪A4L哪个好_配置_标配_品牌
7745
外汇百晓生:黄金高位震荡,静待突破新高时机,周一2480继续多
5183
【世界首位且唯一被授予冯·卡门奖的#女航天科技专家吴美蓉逝世#[白蜡
2353
与其拒绝“5大4小”住两标间,不如把话说在前面
6857
股票配资开户会员,开启财富增值之路
4225
京津冀十年产业变迁,下个十年如何出发
9865
老广假期都去哪玩?这份出行数据告诉你
4629
“五一”假期国铁集团计划日均开行旅客列车超12万列
定增市场上的“淘金人”:90后逐渐崛起
四大行破净突围,溢价定增探索资本补充新路径
纽约汇市:美元下跌且成交淡静 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
交个朋友电商学苑学员刘文慧:系统化学习破解短视频创作瓶颈
提前还房贷变难了?有银行限制还款次数和额度
橡胶主力合约收跌078%
时尚情报|泰勒·斯威夫特美国巡演推动城市消费强劲复苏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建立佣金薪酬追索扣回机制
但斌操盘理念之谜:价值投资还是“追涨杀跌”?
